检察动态 首页/ 检察动态/

@同学们,这篇未成年人防骗指南请收好

时间:2024-01-09

来源:本站

作者:友好发稿

编辑:赵慧莹

录入:友好发稿

审核:侯宜彤

【字体:  
寒假已至,同学们在家无论是学习提升还是休闲娱乐都离不开网络,当下,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层出不穷且手段隐蔽,不少家长、学生认为,只是上网聊天、玩玩游戏、买点东西、抢个红包,怎么就会被骗呢?殊不知,诈骗分子的黑手已不知不觉间伸向未成年人。为了提高未成年人的识骗防骗能力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不法分子的诈骗套路都有哪些?

 

图片

PART 1

免费皮肤诈骗

 

 不法分子宣称可以免费赠送游戏皮肤、游戏装备或游戏账号等,添加未成年人为好友并骗取信任。一旦未成年人点击领取游戏皮肤、道具的链接后,往往会弹出支付宝、云闪付等付款页面,不法分子会指挥未成年人设法取得家长的手机进行操作,往往在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,银行卡里的钱就被骗走了。

 

图片

 

PART 2

红包返利诈骗


 

 春节将至,各网络平台会有抢红包、抢优惠券的活动,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特殊时间节点,通过短视频网站、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、大额优惠券等虚假链接,诱骗未成年人点击,输入支付宝账号、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,以此盗刷钱财。

图片

PART 3

明星粉丝群诈骗


 

 诈骗分子利用“饭圈文化”,引诱未成年人加入明星粉丝群,以给明星投票、打榜、集资购买礼物等名义,或以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明星签名照、演唱会门票、粉丝周边礼品等为诱饵,诱导未成年人转账或刷单。

 

图片

 

PART 4

冒充客服诈骗


 

 网络购物越来越普遍,诈骗分子会针对未成年人喜欢动漫周边、手办玩具的特点设下陷阱,冒充电商客服或二手卖家以未成年人拍下的货品缺货、丢失、损毁等,可以办理退款为由实施诈骗。

 

图片

 









 

 未成年人要牢记,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要加强,切勿轻易点击或扫描陌生人发来的网页链接或二维码,不随意提供身份证号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,不下载陌生app,不在陌生app上进行交易,看到刷单返利、赠送物品、退货退邮费、账号充值解冻等内容,请务必提高警惕,谨防上当受骗。


联系地址:伊春友好区人民检察院 邮编:153000
版权所有 黑ICP备05000574号-2